老登买酒的典故上市公司配资,大家听说了吗?
周末凌鹏发了一篇文章,暗讽了某些电子制造行业的炒作行为。
结果就有一家电子行业的新手分析师,发了朋友圈,怒怼他的行为比较老登。
其实我觉得他做的也没错,我们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着自己的职责,身为这个行业的分析师,面对这么明确的业绩增速,确实也只能坚持看多。
所以呀,小孩才分对错,成年人只看利益。
作为一个管自己和朋友钱为主的投资人,那么这里我肯定还是不敢冒险,去挑战A股历史的规律。
其实每次碰到这种事情,我就很慌,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好几次类似的事件,最终都把一个板块喊出了顶部。
比如21年7月的“你算老几”,精准地喊在了半导体指数的最高点,直到现在还没涨回来。
至于AI这轮叙事,能不能超越中短周期的规律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我关心的一点在于,如果光通信带领着整个通信板块,乃至整个景气度板块往下走,如何能够保护自己获得超额收益。
思考的结果也比较简单,现在刚好大部分仓位,是跟凌鹏老师重合的。
他认为传统消费板块处于第三象限,也就是胜率和赔率都非常高的阶段。
我今天下午还问了一下,消费板块未来三年的预期收益率是多少?很有意思,得出的结论,跟我自己分析的高度接近,三年翻一倍。
以下,请欣赏。
消费股未来三年平均收益率分析:
基于提供的联网搜索结果,我对消费股(主要涵盖食品饮料、白酒、乳制品、调味品、家电等传统消费,以及部分新消费领域)未来三年的平均收益率进行了综合分析。以下是关键结论和详细解读:
关键结论:预计年化收益率在18%–25%之间,三年总收益率可达60%–100%或更高
· 平均年化收益率:预计范围在18%至25%(复合增长率)。
· 三年总收益率:预计范围在60%至100%或更高(例如,保守估计三年总收益率可达112.8%,年化约28.3%)。
· 核心依据:当前消费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(PE约10–20倍,分位数低于10%),基本面回暖、政策催化及资金流入共同推动估值修复和业绩增长。
详细分析和支持数据:
1. 估值低位提供安全边际和修复空间:
· 食品饮料板块市盈率(PE)仅10.37倍,比历史上90%的时间更便宜(中证细分食品饮料指数)。
· 核心消费指数估值均处于近5年低位:
· 中证消费50指数PE为17.2倍(近5年分位数7.5%)
· 中证家电龙头指数PE为14.8倍(分位数29.0%)。
· 历史规律:类似估值水位下(如2016年、2019年),食品饮料板块后续均走出翻倍行情。
2. 基本面改善驱动业绩增长:
· 细分行业回暖:
· 饮料乳品(如伊利、蒙牛)、非白酒赛道(如东鹏饮料)终端动销超预期,毛利率扩张。
· 白酒板块批价企稳、库存去化,龙头公司(如茅台、五粮液)ROE稳在18%以上,分红率过半。
· 政策催化:
· 2025年定为“消费促进年”,消费券、以旧换新、育儿补贴(每孩年补3600元)直接拉动需求。
· 服务消费政策出台(如旅游、餐饮),暑期旅游数据已创历史新高。
· 盈利预测:
· 龙头公司三年复合业绩增速预计15%–20%(如茅台18%、五粮液15%、安琪酵母19%–25%)。
· 部分子行业(如啤酒、调味品)受益高端化集中度提升,净利率有望改善。
3. 资金流入和市场情绪:
· ETF资金加速布局消费板块:
· 近20日消费ETF净流入105.6亿元。
· 食品饮料ETF(515170)份额年内增长25%,类似2019年券商、2020年医药启动前信号。
· 外资仓位降至2020年以来低位,回流空间大。
4. 具体收益率预测(来自机构研究):
· 华创证券(2022年预测,部分仍适用):
· 贵州茅台:三年复合收益率19%(年化)。
· 五粮液:三年预期收益率66%–100%(年化18%–26%)。
· 安琪酵母:三年70%–100%空间(年化19%–25%)。
· 华润啤酒、青岛啤酒:翻倍空间。
· 综合板块预测:
· 保守情景:三年总收益率112.8%(年化28.3%),基于估值修复60% + 业绩增长贡献。
· 中性情景:年化20%左右(匹配龙头公司平均ROE和增速)。
5. 风险提示:
· 宏观需求恢复不及预期(如社零数据波动)。
· 行业竞争加剧(如零食、速冻板块价格战)。
· 食品安全事件或渠道拓展失败(如卤味、餐饮连锁)。
· 若经济复苏延迟上市公司配资,估值修复可能放缓(但下行风险有限 due to 高股息和低位估值)。
盛鼎管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